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张雄艺术网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 > > 正文

形式乌托邦展将在艺·凯旋艺术空间举办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9-24 来源:新浪收藏

摘要: 西方自启蒙运动以降,其文化现代性的建设,是基于两种现代性的分裂与冲突之上的,即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博弈与对抗, 两种现代性的激烈对抗成为了现代艺术产生的前提。审美现代性由什么来承载呢?那就是——形式...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5.09.262015.10.29

 

  开幕时间:2015.09.26, 330pm        策展人:何桂彦

 

  参展艺术家:

 

  专题一:“理性与意志”

 

  朝  戈,丁  乙,舒 群,王广义,王鲁炎  

 

  专题二:“反形式的形式”

 

  刘文涛,孟禄丁,谭 平,杨黎明,朱小禾  

 

  专题三:“日常与观念”

 

  陈文骥,陈彧君,刘  刚,王光乐,杨心广

 

  西方自启蒙运动以降,其文化现代性的建设,是基于两种现代性的分裂与冲突之上的,即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博弈与对抗, 两种现代性的激烈对抗成为了现代艺术产生的前提。审美现代性由什么来承载呢?那就是——形式。“新潮美术”以来,中国艺术家对“形式”的探索就呈现出与西方现代艺术完全不同的发展逻辑。对于中国的艺术家来说,从一开始,就“形式”的理解与文化诉求来说,就不是在分裂的现代性的条件下推进的。相反,“形式”会被赋予太多的内涵。至少它应实现四个目的:第一、是对官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学院艺术的逃离;第二、实现语言的现代形式转换,使其具有现代性特征;第三、作品在解放思想与文化启蒙的语境之下需要有担当;第四、作品的语言与修辞,尤其在形式风格上需要有个性。这也就意味着,单纯的形式变革、语言批判并不能独立的存在,因为,当时缺乏一个重要的基石,那就是像西方现代艺术依存的现代主义的文化传统。

 

  艺•凯旋艺术空间将于2015926-20151029日为您呈现展览“形式乌托邦”;此次展览由何桂彦先生策展,展览将在“理性与意志”、“反形式的形式”和“日常与观念”三个专题中展出艺术家朝戈,丁乙,舒群,王广义,王鲁炎,刘文涛,孟禄丁,谭平,杨黎明,朱小禾,陈文骥,陈彧君,刘刚,王光乐,杨心广的作品。     

 

  展览前言    倘若从“形式”的角度切入,我们会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前行的轨迹与脉络。因为作为表象的形式,其背后不仅涉及中国当代艺术如何致力于语言学的建设,而且,可以呈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艺术史情景中,艺术家们自身艺术观念的变化与衍生。有必然说明的是,本次展览中所说的“形式”,并不是“形式美”,也不是西方现代主义范畴中的抽象。所谓“形式乌托邦”,力图讨论的是,中国的艺术家在致力形式——语言的探索时,如何为其注入艺术理想与文化观念。     

 

  “文革”结束以来,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艺术家对“形式”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几个角度。1、“后文革美术”伊始,作为对“极左”时期僵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学院艺术的反拨,提倡艺术应回归本体,捍卫语言的自身价值;2、在审美现代性的话语下,实现语言的现代性转换,进而赋予其当代特征;3、将“形式”提升到现代主义的高度,使其作为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表征;4、注重“形式”在语言与修辞方面的“编码”,强调其生成的艺术史逻辑,及其隐含的中国经验与文化身份;5、将“形式”纳入观念性的表述,艺术家为形式的运作创造条件,设定规则,重视创作中的方法论。   

 

  本次展览将遵循一条线性的发展轨迹,尝试讨论“形式”在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之后这三个十年中,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与艺术观念方面形成的差异。譬如1980年代的“形式美”与“纯化语言”,以及“新潮美术”时期,受到西方人本哲学的影响,如何出现了作为理性与意志的形式。1990年代,“形式”与抽象的关联,“形式”如何实现本土化,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凸显艺术家的中国身份。2000以来,“形式”如何走向了日常,如何被观念化、仪式化。以及,“形式”的视觉逻辑与话语权力又呈现出哪些新的变化?表面看,这些问题可能会比较分散,但彼此之间实质是有内在关联的。    

 

  本次展览将由三个展览专题组成,“理性与意志”、“反形式的形式”、“日常与观念”。“理性与意志”集中讨论1980年代中期的形式与语言问题。“新潮美术”时期,当时的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笃信,唯有语言与风格的个人化才能标识现代主义的文化立场,才能赋予作品以审美现代性的特征。对“理性”与“意志”的崇尚,则基于一种人文理想,即唯有保持理性的批判精神,才能真正实现主体的解放。在当时涌现出的一批艺术家中,虽然在形式与风格上各有侧重,但其内在的人文诉求仍具有一致性,那就是强调大写的“我”或者说自我的价值。   

 

  “反形式的形式”将讨论1990年代艺术家们在形式领域所做的实验。“反形式的形式”既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早期的追求,即创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不同于西方盛期现代主义的抽象,即将一种原创的、个人的、精英主义的形式探索作为目标,相反,这是一种观念的形式,抑或说是反现代主义编码的形式。虽然作品最后仍然具有形式化的痕迹,但是, “形式”只是某种方法论的结果,是观念化的副产品。而且,艺术家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以颠覆既有的形式观念而展开的。    

 

  在西方现代艺术的逻辑中,“日常”与当时主流的抽象艺术无疑是格格不入的。同样,“日常”与“形式”也不在同一个层面。如果按照现代主义早期的审美理想,“形式”比日常、比外在的表象世界会更优越,也更高级。在第三专题“日常与观念”中,我们将讨论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绘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一部分艺术家们将“日常”纳入形式的表达中。对“日常”的关注,在于我们可以感悟其背后蕴含的中国思维、哲学、审美及其文化经验。见微知著——而这一切是以“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与我们周遭的现实相联系的,也是蛰伏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实际上,不管是从本土文化现代性的角度,还是从艺术本体的角度考虑,艺术家的任务之一是在观念的转换中,赋予形式以新的美学意义,使其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提出有意思的话题。     

 

  很显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在“形式”领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既然如此,为什么会以“形式乌托邦”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呢?毕竟,“乌托邦”的意思,就是表明它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理想。看来,用这样一个主题,原本就是一个悖论。而事实上,“形式乌托邦”强调的正是形式——语言探索这一脉络的艺术家们普遍面临的一种尴尬状况。之所以会造成尴尬,最为本质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当代艺术缺乏一个现代主义的文化传统。换言之,当形式的变革既不能纳入美术史的叙事,也不能提升到现代主义文化的高度时,那么,形式——语言最终只能成为社会学叙事的附庸,不能真正彰显自身的内在价值。而现代主义的文化传统,最为核心的要点,就在于强调,艺术完全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语言批判、形式批判来捍卫艺术的价值。    

 

  如果套用哈贝马斯的话讲,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现代主义还是一项未完成的工程?!



(责任编辑:吴海花)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