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张雄艺术网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 > > 正文

百件西周青铜器山西比美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4-24 来源:中国商报

摘要: 近日,凤鸣岐山—周原青铜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来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132件青铜器登台亮相,这是陕西西周青铜器首次大规模在山西省展出。

标签: 青铜器 展览

   

西周 伯公父瑚1977年扶风县云塘窖藏出土,器呈长方形,腹斜收,体略呈漏斗状,器盖与器身形制、大小、纹饰完全相同,腹两侧有一对环状耳。盖缘四边中间各有一个小牛首,牛首吻部下垂,扣合时以纳底,使器盖与器身不能移动。盖顶与器底外饰窃曲纹,盖缘与底缘饰一周重环纹,腹部饰一周波带纹,圈足饰重鳞纹。整器造型精美,设计精巧,纹饰简洁大方。 



西周晚期 五年琱生尊2006年扶风县城关五郡村出土,本件敞口,方唇,束颈,溜肩,深腹下敛,平底。纹饰主要分布于腹部和肩部;肩部一周重环纹,腹部饰一周连续三角纹,直线纹地。内有铭文14113字。  

 


西周 天盂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敞口,深直腹,四耳两两一组,相互对应,一对作环状,一对卷曲成象鼻状,圈足。上腹部及圈足饰夔龙纹,下腹饰环带纹。器底有铭文两行十一字:“作宝盂其子子孙孙永宝用”。并有一“天”族徽。

 


西周早期 伯各卣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7号墓出土,深腹下垂,高圈足。器身和器盖都装饰有四道高扉棱。纹饰由内到外分为四层,即地纹、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提梁与卣体相接处有羊首,卷角高突。提梁中部有对称的两牛头,牛头突出梁端,兽角翘起,吻部突出。器盖内有两行六字铭文:“白(伯)各乍(作)宝尊彝”。

 

西周早期 伯各卣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7号墓出土,深腹下垂,高圈足。器身和器盖都装饰有四道高扉棱。纹饰由内到外分为四层,即地纹、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提梁与卣体相接处有羊首,卷角高突。提梁中部有对称的两牛头,牛头突出梁端,兽角翘起,吻部突出。器盖内有两行六字铭文:“白(伯)各乍(作)宝尊彝”。


西周早期 伯各卣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7号墓出土,深腹下垂,高圈足。器身和器盖都装饰有四道高扉棱。纹饰由内到外分为四层,即地纹、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提梁与卣体相接处有羊首,卷角高突。提梁中部有对称的两牛头,牛头突出梁端,兽角翘起,吻部突出。器盖内有两行六字铭文:“白(伯)各乍(作)宝尊彝”。

 


西周早期 兽面纹盉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13号墓出土,圆侈口,敛颈,深腹,分裆,上部乳状,下为柱足。颈部有圆流伸出,对称处有牛头单鋬。盖上有提钮,器盖由链钮和牛头单鋬连接。盖面和颈部饰一周四组饕餮纹,中有小扉棱,云雷纹衬地,上有一周列旗纹。盉体厚重,通身满被蓝色翠绣,腹底有烟炱。

 

  近日,陕西青铜重器在山西汇集,让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西周青铜铸造技艺的最高成就。

 

  近日,凤鸣岐山—周原青铜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来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132件青铜器登台亮相,这是陕西西周青铜器首次大规模在山西省展出。

 

  此次展览精选了132件西周早中晚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分为承先启后、礼乐文明、王朝衰相等三个部分,多数展品出自宝鸡弥漁国墓地、扶风庄白1号窖藏、眉县杨家村窖藏、石鼓山墓地等著名遗址。

 

  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核心区域就在今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交界处。从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迁居于此,至平王东迁,这里是高级贵族居址和墓葬密集分布的区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周原一带出土了大量的西周青铜重器,数量远远超过西周名义上的京都所在地丰镐遗址。青铜器是西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周王朝礼乐制度的载体,能够集中反映其经济、文化、思想和艺术成就。以周原为核心的整个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具有重器多、铭文多、器型种类多的特征,是认识西周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这些器物工艺复杂、造型奇特、纹饰华丽、铭文丰富,代表了西周青铜铸造技艺的最高成就。

 

  此次展览的展品中包括伯各卣等一批“明星青铜器”,在西周考古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青铜器伯各卣陈列于展厅入口处,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出土于弥漁国墓地。卣是一种带提梁的青铜酒器,伯各卣为椭圆形,有横置提梁,高27.5厘米,提梁两端装饰有羊首,羊角大而高凸,角尖高高翘起。青铜器布满了各种纹饰,包括云雷纹、夔龙纹等,制作精良,装饰华丽,立体感很强。据介绍,出土的伯各卣为一组两件,两件伯各卣造型风格完全相同,仅大小有别,本次展出的伯各卣为其中较大的一件。

 

  另外还有最早的编钟“组团”,展厅中,大、中、小三件编钟陈列在展柜内,这组编钟是我国已被确认可以测音、年代最早的西周编钟,距今约三千年。三件编钟统称为“云纹编钟”,因编钟表面装饰的细阳线云纹而得名。三件编钟出土于弥漁国墓地,均为合瓦形,内部为中空结构,钟体上装饰有两组圆形乳突,共18枚。在西周的礼乐制度中,礼以鼎为中心,乐以钟为中心,编钟是进行祭祀宴飨和军事占卜活动中的重要礼器。资料显示,这组编钟将我国编钟的起源从西周中期前推至西周早期,为探讨我国编钟的发展源流及乐律学、铸造工艺的演进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品“四十二年逨鼎”更为出彩,是西周晚期青铜器,于2003年出土。四十二年逨鼎腹内壁刻有25行、282字铭文,记述了周宣王四十二年,名为“逨”的功臣受到周王室册封、奖励的事情,其名称由此得来。四十二年逨鼎整体呈金黄色,色彩华贵亮丽。据介绍,青铜器原本的颜色应为金色或香槟色,我们见到的青铜器通常为深黑色或深绿色,是青铜器氧化以后的颜色。铭文中详细记录了年、月、干支、月相等,为研究西周历法提供了珍贵资料。

 

  据悉,展览将于614日结束,相信观众会不虚此行。



(责任编辑:吴海花)

best antibiotic for chlamydia phuckedporn.com std list
nyc abortion clinics west-bot.com abortion blog
abortion clinics in indianapolis west-bot.com abortion personal stories
sms spy app android read android spy apps free download
abortion by aspiration ways to terminate an early pregnancy how to have an abortion
the history of aids jasonfollas.com aids in africa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