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匡时春拍“风华百年—海派书画作品专场”集众多海上名家之墨宝于一册,全方位地呈现出海派艺术的典型风貌。宛若置身于国画艺术的百花园中,名家之全、手法之新、意蕴之深,尽展海派诸家丹青之能事。
海派文化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开埠,各国租界在此设立,上海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社会名流大量云集,加之商品经济的催化,各方画家也纷纷来此寻求发展。一时,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各地方文化均在此碰撞融合,成就了海纳百川的海派书画,也推动了整个中国书画史向近代化迈进的步伐。
匡时春拍“风华百年—海派书画作品专场”集众多海上名家之墨宝于一册,全方位地呈现出海派艺术的典型风貌。宛若置身于国画艺术的百花园中,名家之全、手法之新、意蕴之深,尽展海派诸家丹青之能事。
吴湖帆 (1894-1968) 梅雨初晴
纸本镜心 1938年作
131×66.5cm
《梅雨初晴》创作于1938年,效法墨井道人,是吴湖帆创作盛期的山水创作,也是最能体现吴湖帆山水画艺术成就的一件作品。一九三二年,夫人潘静淑随吴梅学词,吴湖帆也向吴氏请教,渐入倚声门径。如果王维的艺术是“画中有诗”,那么,吴湖帆即是画中有词。画中小词一首,蕴含着倩庵先生婉约派词意的追求。观此画,水墨丰润,设色秀美,格调高雅,富有情趣,妍丽自不妩媚,富有文人之气,乃画家壮年小青绿山水佳构。
贺天健 (1891-1977) 松荫观水图
纸本立轴 1936年作
150×79.5cm
出版:《虚怀斋藏中国书画精品集》P153,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备注:恽季安上款。恽季安,诗人。民国初年曾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与贺天健为至交。
贺天健和吴湖帆为海上山水画家中的一时瑜亮,集传统之大成者。在这幅画中,可以看到,既有梅瞿山清奇超逸的造型,亦有王石谷生辣苍雄的用笔,更依稀能见到巨然僧峰峦的浑厚华滋……前人的笔墨经贺氏融会贯通,立刻转化成了自家面目,其笔墨,有雄浑苍茫的一面,更有清逸松秀的一面。画面中树石笔力劲挺,远山近水恬淡平缓,人物形态逼真,设色明快典雅和谐,具有独特面貌。上款人恽季安与贺天健先生为至交好友,所获佳作良多。此幅即为贺天健先生45岁为季安先生精心所写。这个时期贺氏在文学修养、理论研究及绘画艺术方面均达到一生中的高峰,大名得享。他在《学画山水过程自述》中称:“我四十岁后的画,确实和以前变了样,它是放逸了,阔大了,人家都说我气魄大。”他的描述,也恰恰印证当时画坛及社会对其评价:“豪迈、英爽、秀劲、逸宕、精奇、伟丽”。
冯超然 (1882-1954) 湖天春色
纸本立轴 1939年作
107×53cm
出版:《虚怀斋藏中国书画精品集》P150,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行云流水,挥洒写意,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