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张雄艺术网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 > > 正文

文物保护:竹林刻字与名画触摸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10-11 来源:深圳新闻网

摘要: 辟专区供刻字,既满足一部分人心中的表达欲,又使景观能够得到保护,是一种积极的管理思路

  辟专区供刻字,既满足一部分人心中的表达欲,又使景观能够得到保护,是一种积极的管理思路

 

  笔者的朋友有一次去荷兰,参观梵高美术馆,进门发现一群游客围着《向日葵》合影,甚至还又摸又蹭。他第一惊讶外国的游客这么不文明,第二惊讶这美术馆管理如此松懈,也不管管。

 

  接着逛才发现,之前的画是美术馆仿制的,专门用来满足游客们的拍照和触摸需求,而真品存放的展区则有明显的“不许触摸”“禁止用闪光灯”等标识,绝不允许游客触碰。

 

  这种做法可谓一种疏导。无独有偶,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广东某景区专门开辟了一大片“刻字林”,游客可以随意在20多亩的竹子上刻字、画画。据报道,“刻字林”刚开放两天就已经有100多根竹子被刻上了字。

 

  到某地游玩,不少人都有通过刻字刷存在感的心态。这种心态当然不值得鼓励,但一时半会儿又消除不了。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和制度加以规诫,一方面就是梵高美术馆和广东刻字林的做法,指定位置,寻求替代,让游客去“任性”、让游客去“放纵”。

 

  如此一来,既满足了一部分人心中隐藏着的拥有欲与表达欲,又使景观能够得到保护,体现出了管理的弹性、创新的趋势,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思路。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夸大这种疏导管理的作用,要看到它的有限性。刻字留念,除了是一种存在感的表现方式,也隐藏着一种违禁快感。有人就喜欢在不被允许的地方乱来,就喜欢寻找那种打破禁忌的“酸爽”。

 

  因此,景区特意圈出的20亩刻字林不一定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留名需求,反而有可能使有些人产生“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念头,专门挑选刻字林外的竹子涂鸦。若真如此,管理机构的一番苦心岂不付诸东流?

 

  “到此一游”的涂鸦痼疾,这么多年都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管理方保持打压态势,总归难以持续。思路一变天地宽,找到一种弹性的管理方式,让各方都能接受,才是靠谱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看,广东刻字林的探索,值得鼓励。



(责任编辑:单婵)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