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张雄艺术网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 > > 正文

萝卜丝纹并非判别田黄石的惟一标准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7-07 来源:北京商报

摘要: 到了如今这“疯狂石头”的年代,田黄非常少见了,更别说刻了。目前田黄石的价值是按克计算,估计没人舍得刻,刻一次就损失一些重量。

标签: 田黄石 鉴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世纪70年代起,我在北京萃文阁这座驰名中外的艺术殿堂从事书法篆刻工作。每天上班就是刻石头和写字,当时,在寿山中刻得最多的就是峨眉和高山,时常还会刻到芙蓉、善伯、杜陵坑和荔枝冻。说句泄底的话,刻了这么多年石头,至今只刻过一次田黄石。现在我还清晰记得田黄石雕刻时的感觉:刻起来很滋润、刀走起来很舒服。当时雕刻的内容是元朱文,心情很激动,我觉得能刻过田黄石已经很幸运了,因为田黄乃祥贵之物,稀世之宝也。

 

  我的恩师,著名书法篆刻家徐柏涛,曾经在田黄石上刻了一对“十全十美”的印纽,后来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有句老话叫“一两田黄十两金”,这应是清末民初的事儿了。到了如今这“疯狂石头”的年代,田黄非常少见了,更别说刻了。目前田黄石的价值是按克计算,估计没人舍得刻,刻一次就损失一些重量。

 

  我听福建的石农讲过,解放后“文革”前,谁家要是挖出一块500克以上的田黄,就要在全村大排筵宴请客三天,像过年似的。田黄的产地,在距福州100多公里的寿山乡边的一条小溪上,其实就那么方圆一公里大的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寿山乡也因出田黄而出了大名。多少年来已经被翻挖无数遍了,到今天早就挖不到了。现在,持有田黄的藏家,谁也不愿出手,都知道田黄的价格比房子增值快,房子有涨有涝,田黄有涨无涝。

 

  尽管寿山石有100多种,但萝卜丝纹是寿山石的一个基本特性,有灵性的寿山石都应带有萝卜丝纹,它潜藏在石头里面,渐渐地折射出来。有萝卜丝纹的就招人喜爱,行话叫有灵气儿。田黄是寿山之王,必带之。

 

  我曾经把掉在地上摔坏的寿山石用蜡锅煮,意在用蜡慢慢渗透到裂痕中去,使其不再继续裂下去,同时也掩盖掉那些细小的裂纹,行话叫“煮蜡”。然而我意外地发现,被煮过的寿山石颜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颜色变深了,越好的石头变得越深,也有的竟变成了深黄色,与田黄石很像。

 

  后来,遇到福建石商时,我把这件事讲了,他们笑着说:我们也听说过有人用荔枝冻、高山冻放进高温锅里蒸,然后再加上药水泡就可以冒充田黄,里面的萝卜丝纹清晰可见。

 

  其实,上品的杜陵坑本身就酷似田黄,萝卜丝纹清晰可见。还有,连江黄、鹿目田、牛蛋、甚至好的高山巧色等,它们与田黄石的外形也不相上下。酷似也好、貌似也罢,但它们却不是田黄,它们都不具有田黄石那种特有的高古和尊贵。只有见得多了、时间久了,慢慢地就能鉴别了。

 

  再有,就是我劝大家要少看图片多看实物!图片不可信,同时很容易使您的眼睛走偏,谬趣成痼,无药可医。

 

  现在,出现了据说是外国的“田黄石”,我看了确实很漂亮,也有萝卜丝纹,价格也不贵。我说,“田黄”与田黄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一新一老、一轻一沉。其实,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田黄的敬仰和向往。田黄少见了,能见到“田黄”也是好的。

 

  所以我说:田黄石必须要带有萝卜丝纹,没有萝卜丝纹的肯定不是田黄。反之,带有萝卜丝纹的不一定是田黄石。不能用萝卜丝纹作为判别田黄石的惟一标准。



(责任编辑:吴海花)

reasons wives cheat on their husbands why women cheat on their husbands women that cheat
free spyware for android phones turbofish.com spyware for android phones free
free spy software free cell phone spy free spy for cell phones
how do i get chlamydia free chlamydia treatment home std test kits
what are treatments for aids jasonfollas.com aids/hiv in africa
test for chlamydia open what are the side effects of chlamydia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