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张雄艺术网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 > > 正文

这两个萌物 你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9-03-15 来源:新浪收藏

摘要: 1969年11月到12月,河南省博物馆和新乡市文化部门在济源轵城南约两公里的泗涧沟进行汉代墓葬发掘,出土一批丰富的随葬器物,其中出土2件红绿釉陶鸮壶极具特色。

标签: 陶器 涧沟




    1969年11月到12月,河南省博物馆和新乡市文化部门在济源轵城南约两公里的泗涧沟进行汉代墓葬发掘,出土一批丰富的随葬器物,其中出土2件红绿釉陶鸮壶极具特色。这两件鸮壶大小尺寸一致,均为泥质红陶,头部施以红褐釉,背和腹部施绿釉,双翅施黄绿釉,并塑有羽毛状的纹饰,平底。壶整体呈静立站姿的鸮鸟形象。圆而大的脸上,双目圆睁,注视前方,双耳呈略不对称式竖起,似在警戒,嘴短粗前端成下钩状。尾部着地,身体部分塑出双翅和爪,胸前和双翅塑有羽毛,呈波浪状,造型栩栩如生。这两件鸮壶的壶首与壶身并非一体,鸟身即是壶体,内部中空,头部即是壶盖,有子母口,可转动或与壶身盖合,构思巧妙。发掘出土时,前胸无刻画羽毛装饰的鸮壶基本完整,另一件壶头部残损,经修复复原。此两壶一反汉代以前鸮鸟形象敏锐狞厉的威严之感,反而多了一分淳朴的生活气息。


  汉代中原地区人们认为鸮鸟不祥不孝,会给人带来厄运和灾难。《说文解字》中“枭,不孝鸟也。”汉代以孝治天下,对鸮“不孝”“不忠”的厌恶、畏惧大概是造成汉初人们大量捕杀鸮鸟主要的原因。西汉早期和中期,随葬鸮俑体型较瘦长,比较接近真实鸮鸟的体态,显得庄严,作为墓主人在冥间降魔驱邪的镇墓之用。到西汉晚期,由于大量捕杀,东郡及周边地区鸮鸟数量急剧减少,这一时期以鸮俑随葬的现象也较为少见。由于鸮鸟锐减,鼠作为鸮的食物,数量反而增多为患, 加之这一时期汉墓中的明器多随葬模型化的生活用陶器,人们把鸮善于捕鼠的特性融入对鸮俑功能的改进,形成肥硕中空的鸮壶,寓意为盛放粮食的陶器,以期防范鼠患,使墓主人在冥间生活富足无忧。东汉初期,出土鸮形器的墓葬锐减,鸮形器逐渐绝迹。



(责任编辑:王昱澄)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