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张雄艺术网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 > > 正文

南京收藏家拿出50件老旗袍拍摄民国“穿越照”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5-18 来源:人民网

摘要: 十多年前,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开始在南京收集民国老旗袍,至今已收藏了300多件。这两天,高松拿出其中50件珍藏已久的旗袍,和南京历史人文摄影师冯方宇合作,共同发起了“再穿民国老旗袍”的活动。

拍摄花絮图片  图片由高松提供

 

    十多年前,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开始在南京收集民国老旗袍,至今已收藏了300多件。这两天,高松拿出其中50件珍藏已久的旗袍,和南京历史人文摄影师冯方宇合作,共同发起了“再穿民国老旗袍”的活动。

 

    高松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希望通过镜头“穿越”到旧时光,再现传统旗袍的魅力。

 

    民国时期,南京女子喜素净不爱艳丽

 

    提起高松的名字,不少南京城市文化爱好者都很熟悉。他不仅是“南京城市记忆”版主、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的发起人,还是一位热情的民俗文物收藏者。

 

    除了老家具、旧摆设,十多年前开始,高松还陆陆续续地收集起民国老旗袍。“其实原本没有这个计划,不过,在收集老家具等物件的过程中,意外获得了不少老旗袍。” 手上的旗袍多了,高松对旗袍的“感觉”也就有了。于是,他开始有目的地进行收集。

 

    跑得最多的地方,是南京的拆迁工地和古玩市场,“八成的旗袍是在南京收集来的,其余一些来自上海、宁波等地。”高松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因为衣服的特殊性,收藏过程中最难的是要找到没有破损,至少9.9成新甚至全新的旗袍。

 

    最让他惊喜的是2010年在一处即将拆迁的城南老宅的发现。拆房时,人们从房梁上找到一个大包袱,里面装了十几件全新的旗袍。“问了那里的老住户才知道,这座老宅当年是一家裁缝铺。”高松后来猜测,可能因为战乱,裁缝急着逃命,便将这些做好但还没有交货的旗袍藏在了房梁上。后来裁缝一直没回来,而这些几十年前的旗袍被神奇地完好保存至今。

 

    在收集的过程中,高松发现,南京本地旗袍有其自己的特点。和当时“欧风劲吹”的上海滩不同,南京虽然受到一些西洋文化的影响,但欧美女装的设计对本地旗袍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因此,民国时期南京女子穿的旗袍,很少有艳丽的色彩,比较低调、内敛。“一般很少有大红,而是绛红,也没有大绿,而是墨绿。即使是有花草,也很素雅,以点缀为主,极少出现牡丹之类的夸张图案。”

 

    和摄影师朋友合作,再现“民国范”的南京姑娘

 

    十多年来,高松在全国各地共收集到300多件旗袍,样式繁多。比如,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等等。高松特意将这些旗袍保存在他北京的家中,防止南方的潮湿损坏旗袍。而他11岁的女儿高山流水,也很喜爱这些旗袍,有时忍不住会拿出来试穿。

 

    高松有一个心愿——请美丽的模特把这些旗袍穿上,重现旧时光。半年前,高松在和朋友冯方宇闲谈时说到这个心愿。冯方宇是南京历史人文摄影师,两人一拍即合。这两天,两人开始操作这件事。

 

    为了这次拍摄,高松从北京带来50件旗袍,冯方宇则找来几位朋友作为模特,同时请来专业的化妆师。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他们不仅拍摄了室内画面,还来到南京体育学院以及江南水泥厂进行外拍。在拍摄外景时,引来了不少人围观,“他们好奇地问我们,是不是在拍电影。”高松说,本周五,他们预计再拍一天,之后还将去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取景。他表示,希望镜头下这些美丽的老旗袍,能带领人们“穿越”回旧时光,再次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吴海花)

interesting facts about hiv how is hiv transmitted treatments of hiv/aids
reasons wives cheat on their husbands women who cheat with married men women that cheat
cure for hiv jasonfollas.com symptoms hiv
spyware on android phones click cell phone spy software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
合作机构: